竹製盛水器 Tayhaw

文字・Tipus Hafay 攝影・Sawmah A’do

通常會選用直徑至少10公分的竹子,長度因人而異。製作時會在竹筒的一端打一個洞,將石頭放入洞中,用力搖晃,讓石頭把竹節跟竹節中間的隔膜打破,使整個竹管通暢,這樣才可以完整使用整個盛水器。有些人會在盛水器上用藤皮編製提把,或者另外製作背帶,將 Tayhaw 盛水器背在身上。

「 以前去山上的工寮,都要住個三天以上,只要有鹽巴、辣椒、水,就可以生活。」阿公說


從部落的家屋走到山上的工寮,通常需要一段路,行經溪流即可以將水裝入 Tayhaw 盛水器裡,沿路上會採集食材,走到工寮後即可升火煮食。阿美族擅長觀察獵物的路徑來設置陷阱,捕獵山羌或山豬,獵槍是近代才開始使用,部落的耆老仍擅長以設置陷阱為主。部落家族獵場也有其界限,獵場廣大的家族,在山上要步行好幾天,因此對於需要隨時用水的獵人來說,Tayhaw 盛水器是在山上很重要的傳統器物。

阿公說:「 以前老人家在山上過夜,一個禮拜沒回家也是常見的事。」,且下山後都會帶著獵物回來與家族分享。

Tayhaw 盛水器的提把是由藤繞著竹筒編成,依照竹筒的大小與長度製作,並以人字形的編法在編時拉緊黃藤與竹筒,提把自然難以鬆脫。Tayhaw 盛水器的洞口即用木頭塞住,這樣直立揹起時則不致漏水,是早期外出工作時重要的盛水工具。

yunfann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