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收緣縫編 - Fakar 藤籃 / Atapes 篩網
文字・Tipus Hafay 攝影・Sawmah A’do
幾年前曾經在部落的婚禮中,看見 Fakar 藤籃 外貼著囍字,裡面裝的是一包大米袋,旁邊還有用 Tapila 藤盤 裝著檳榔、香菸,還有綁束好的幾瓶米酒,看到這些阿美族儀式中的物品出現在現代的婚禮迎娶中,已經非常少見。
「 有些 Fakar 藤籃 有四個提把,八隻腳的才可以裝很重的東西。」
我上次在 Roit 阿公 家看到裝著南瓜,直徑約 30公分 長的 Fakar 藤籃,阿公說這算是小的 Fakar 藤籃。
上圖為裝著 kopid 藤製上下蓋 和 pongki 畚箕 的 Fakar 藤籃。
「 從田裡要搬農作物回家時,會用 Fakar 藤籃 來盛裝 」父親說。
我不禁好奇,到底多大的 Fakar 藤籃 需要四個人抬? 和父親的對談中,我得知原來除了四個把手的 Fakar 藤籃,也有兩個把手的 Fakar 藤籃,就看家裡要怎麼使用。父親用雙手比劃一圈,就是一個約50公分直徑的 Fakar 藤籃。Fakar 藤籃沒有特別的用途,務農的家庭裡都會有很大的籮筐,這個籮筐的用途非常多,要裝盛重物就會把 Fakar 藤籃拿出來使用。
Fakar 藤籃 是結構穩固且非常實用的物件,形制為「 上寬底小」的籮筐,上會有許多藤條作為主要的結構,如:底部、提把、開口。整體是一體成形、從底部用斜紋編編到側邊的籐籃,黃藤的長度、數量要夠,才能讓 Fakar 藤籃做起來很密實,而我們看到的緣口,將藤編與藤條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編法,就是重要的『 收緣縫編 』。
稱呼為『 收緣縫編 』,是因為還沒有問到 Pangcah 阿美族語 的單字,要將藤編邊緣打洞,再用細藤皮繞過藤條縫編在一起,而暫時這樣命名。
一樣的「收緣縫編」也在 atapes 篩米網 上看得到,atapes 篩米網要裝盛米,以上下擺動的方式將穀殼揚起,讓已經除殼的稻米更乾淨。atapes 篩米網需要在邊緣將藤皮與藤條縫編緊密,才能一次擺動多一點的稻米。atapes 篩米網的尺寸也是因人而異,太大的 atapes 篩米網裝太多米不易上下擺動,直徑約自己的手臂長度才是剛好的 尺寸。
許多人分辨不出 atapes 篩米網 跟 tapila 藤盤,其實只需要看「提把」、「收緣縫編」及「藤皮正反面」即可辨識。
「收緣縫編」越來越少人會編,因為需要手勁,且要編得整齊,tapila 的收緣只是將藤皮面跟藤條「綁起來」而已,只有「收緣縫編」才有「縫起來」的堅固感。
圖的左上為 Tapila 藤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