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燈芯 蓖麻
文字・攝影 Badagaw
清末到日治時期這段期間,煤油燈的燃料大多以進口的煤油取代,在開始使用煤油以前,主要提供煤油燈的原料為花生油和菜籽油,但是製油的過程繁複且成本高。
當我們向 Roit 阿公問起煤油燈時,阿公當時除了拿出煤油燈外,還拿出一袋像種子的東西,阿嬤說他們的菜園很多,不知道中文名字叫什麼,只知道「這個」當燃料很好用。當下真不知道是什麼,在一番查詢之後,才知道原來「 這個 」叫做「 蓖麻 」,是荷蘭人佔領臺灣時引進的。
蓖麻的果實,用途廣泛,提煉後的蓖麻油可用於醫藥上,成熟後可榨油。而在日治時期,可供飛機引擎作為機油,抑或是潤滑劑。蓖麻籽用途之多,唯獨其因含有毒素,不可生食。
資料參考:
物件提供:港口部落 林清進 Roit 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