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芷袋
文字・攝影 Badagaw
茄芷袋原名為『 加志 』,又有台客袋、加薦仔、茭薦仔、復古袋的稱呼,是臺灣特有傳統風味的手提包。上邊比下邊略闊,可作爲買菜、文件書包等手提用途。
最初茄芷袋是用藺草編織製成,當時被稱為草袋仔,隨著臺灣工業化、塑膠業的興起,後改用尼龍網布製作,多使用紅、藍、綠三色,久而久之紅、藍、綠也成了茄芷袋的象徵色。
茄芷袋因其價格便宜,且在雜貨五金行或量販貨車上即可輕易購得,使其成為臺灣常見的生活用品。
過去常見的手提造型,經過改良加工後,出現了可背負的款式,大大提升了實用性,成為上山或下海工作時的理想工具:
上山工作與採集
對於上山工作的人們而言,茄芷袋是極佳的裝載工具。他們會將工具放入袋中,並在採藤、採野菜時,將採集到的植物直接放進袋子裡。
茄芷袋的材質(通常是網狀結構的布面)具有以下優點:
易於清洗: 即使袋子沾染到泥土,也可以直接用清水沖洗乾淨。
快速乾燥: 網狀的空隙結構使其不必等待太久時間即可曬乾。
海邊採集與漁獵
除了山區工作外,茄芷袋也被用來進行海邊採集和漁獵活動。背負的方式方便使用者裝載工具。
不過,漁獵時有個使用習慣上的區分:獵捕到的體型較小的生物會放入茄芷袋中;但體型較大的獵物則會另外放置,與工具分開裝載,以確保裝備和漁獲的整潔與安全。
物件提供:imay ap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