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處理用具
文字・攝影 Badagaw
洛神相傳原產於印度或墨西哥,臺灣在日治時期從新加坡引進至臺灣,後續也從夏威夷和菲律賓引進,現在已有許多國家栽培,分佈範圍於南北半球的熱帶地區。洛神葵的生長發育需要全日照的環境,溫暖的氣候,是臺東、花蓮地區的重要農產之一,其臺東的種植面積達90%以上,以鹿野、卑南、金峰以及太麻里鄉所種植的洛神最為著名。
我們口中所稱的洛神花其實食用的部位並不是洛神的花朵,而是它的果萼。夏季時,洛神的枝幹由下往上開花,傍晚到夜裡清晨所開的話就會凋落,裡頭的種子長大後果萼會慢慢變大,變成多汁的果萼。
農有採收剪下果實後,首先要進行去籽作業,雖然目前已有機器可以直接將洛神去籽,不過還是有以人工去籽的方式,人工去籽的工具會利用傘柄鐵管或是不鏽鋼管等工具,將鐵管刺穿果實的底部,頂出後即去籽完成。雖然這樣的人工作業比起機器來說是很費時又費工,不過小農們還是會利用這種去籽的方式。
參考資料: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東區農業改良場,民102年9月,《台東區:農技報導 第23期》
物件提供:靜浦部落的 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