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筆記 / 整理學習籐編筆記的總結

文 · 攝影 / Badagaw

在2019年的三月,啟動我們回到花蓮豐濱港口部落進行工藝學習的旅程,與 Roit 阿公(林清進耆老)學習籐編技術,回顧這九個月我們所學的編器,從中分類出:農用、漁獵、生活,還有兩個編法被歸類為應用,整理著工藝筆記再透過文獻的閱讀,以及我們學習的經驗,讓我們了解編器的造型以及編法,在使用上有什麼相互的影響。

從編器使用的分類大致可分為:農具、漁獵、生活(搬運),而我們所學的編法就有:方格編法、斜紋編、四分斜紋編、絞織編法、六角編法,以及螺旋編法。

 圖/翻攝自陳奇祿《臺灣土著文化研究》


(一)農用

atapes:簸箕,意思是簸揚殼物的圓筐。

pongki:畚箕,分為兩種使用,一是農業用,曬稻穀時使用;二是作為清掃時,搭配掃把使用,將垃圾集中後倒進垃圾桶。

fakar:大型多用途竹籃、籐籃。


atapes的使用方法。(圖/翻攝自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atapes 的使用方法。(圖/翻攝自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農用的三個編器,共同擁有的編法:四分斜紋編,四分斜紋編其是從底部中央起編,作輪輻狀對稱,這三種農用的編器多為曬穀、裝稻穀等與農業用相關。而斜紋編的緊密度其有利避免穀類掉落,以及盛裝物品的耐重與編紋緊密有關,故選擇此編法製作。

四分斜紋編為斜紋編底的方式之一,斜紋編法常見於台灣各族,此編法可能與編製材料有關,堅硬的竹材、籐材,可屈折,也與個人喜好有關,因為斜紋編的變化多既美觀,有趣的地方是,剛好在學習農用的編器時都是使用四分斜紋編法。

圖排序從左至右:atapes、pongki、fakar,起底皆為四分斜紋編法。

 

(二)漁/狩獵

kapitan:魚簍

kapitan底部的方格編法,稀疏的編製,有利於排水,身部的斜紋編,則可依照個人喜好變化編法,可以是方格編法、斜紋編法等,不限於編法,頸部的絞織編法在《臺灣土著文化研究》中,「依陳奇祿的調查以及國立台灣大學藏品所示,僅見於魯凱、排灣、卑南和阿美四族,其應用不普遍,雖有時亦用於編製全器,但普通用於魚簍頸部或是竹豆的足部。」

(三)生活(搬運)

圖/劉其偉《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

圖/劉其偉《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

kaway:背簍

faroro:背簍

背簍的用途在台灣各族的使用幾乎相同,例如:一,揹農作物,一般農作物有地瓜、芋頭、南瓜、小米及野菜等;二,採集苧麻、撿拾木材等。兩種背簍在外觀上,造型及大小就有很大的差異,faroro 的大小可以依照個人需求做大或做小,一般來說都做大居多。kaway 大小則會依照個人的身形大小製作,我們所學習的 kaway 的身部編法則分有下半部為斜紋編法,上半部為六角編法,而常見的傳統造型則是下半部為柳條編法,上半部為六角編法,這種樣式的背簍常見於台灣原住民族布農族、卑南族、阿美族,其用途籃頂可以收口,有穀類、漁獲、採集、平時長途行走時裝置物品等用途。據布農族人所述「密編背簍巒社群人又稱「palangan kishon」,亦即吝嗇簍,有些布農族人在路上遇見人,未免所獵獲物分享他人,不願讓人看到背負物,所發明的「密編十字紋背簍」。此背簍一般多以背負易漏物品為主,如玉米粒、小米碎粒及豆類等作物。」,試想 kaway 的造型是否與地域在交流之下習得的編法有關聯,另外在與 Roit 阿公學習時詢問他 kaway 下半部的編法是否有固定,他則回應看個人喜好並沒有固定編法。

(四)應用編法:螺旋編法(kopid)、籐環(石杵

上述為分類到的 kopid、籐環(石杵連接的籐環),主要學習其編法進而延伸學習相同編法或是製作編器,kopid 的螺旋編法,其編法並不普遍,大多利用這種編法式製作需要保護性強的編器,例如:帽子、貯存用編器,在翻查文獻資料時,發現有趣的調查,臺灣原住民族中的泰雅族、阿美族的籐帽製作與菲律賓原住民的籐帽有著相似的地方,這邊就不做贅述(詳細資料:https://www.penn.museum/sites/expedition/philippine-hats/ )。我們在籐環的部分是學習石杵上的籐環,與之前所學的頭目環或是在我們產品中可以看到的筆袋、名片盒上的環是不同的編法,而除了石杵上的籐環外,籐環在台灣各族群是最常使用的編法,其應用廣泛可作為裝飾,亦可作為扣環用途,而籐環的製作在文獻記載資料中少之又少。

運用螺旋編法製作的籐帽,籐帽上還用紅色毛髮掩蓋籐帽。(圖/翻攝自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運用螺旋編法製作的籐帽,籐帽上還用紅色毛髮掩蓋籐帽。(圖/翻攝自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石杵(圖/來源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數位典藏)

石杵(圖/來源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數位典藏)

 

 

王嵩山《台灣原住民文化生活與藝術》:第六節 工藝與設計:

「做為工具的材料則有木、石、鐵。這些實用的工具,較少牽涉到儀式象徵的內涵,因此注重在工學與力學的造型設計上,雖然顯示些微因文化不同而來的差異,在變遷的過程中,也較易進行文化採借、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

 

在以上所述的編器中,例如:kapitan,魚簍簍口做塞子的配件,在一般的釣魚材料行可以購買類似功能的替代材料,或是形式相似再加工後亦可有相同功能的配件,我們在學習此配件製作時,雖然不難,但是會花許多時間。我們因應學習方便所購買的籐材,原料端來自於東南亞,機器處理加上手工藝品店會有囤貨的關係,會產生品質不一的現象,籐材的處理,需要手感累積,不過主要原因是因為有替代材料的出現,讓部分的籐編工藝漸漸地被替代,如果可以從這些籐編工藝中尋找可轉換他功能既可成為商品,不會再是老舊被淘汰的編器,轉型讓更多人認識這些傳統籐編工藝。

kapitan 的塞口製作漸漸以其他材料作替代,也可以從 kapitan 的身部細節看到原本以籐芯的部分替換成塑膠繩條。(圖/來源自花蓮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數位典藏)

 

附註:

  • kopid:籐編的籃子、飯盒、置物盒等。

  • faroro:籐製的籃筐,背簍,放食物的簍筐

  • kapitan:魚簍

  •  kaway:背簍

  • atapes:簸箕,意思是簸揚殼物的圓筐。

  • pongki:畚箕

 

參考資料:

  • 陳奇祿(1992)。《臺灣土著文化研究》。台北:聯經出版。

  • 鄭浩祥、林秀慧(2018)。《山中祖靈線藤》。台東:卡塔文化工作室。

  • 王嵩山(2001)。《當代台灣原住民的藝術》。台北:漢大印刷。

  • 劉其偉(1997)。《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內藏設

 

參考網站:

http://abda.hl.gov.tw/Artifact/Detail/81/魚簍#&gid=1&pid=4

Learning DiaryGuest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