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繡片裙 - 男裙 kayap / 女裙 talip
文字・Tipus Hafay 攝影・Sawmah A’do / Badagaw
材質:棉布、線
技術:針繡
形制:長方形
針繡男裙 kayap
多以台東海岸線及馬蘭群才會看見的 kayap 針繡男裙。黑色方布的一片裙,可包覆整個臀部,長度通常到大腿中間。kayap 針繡男裙圍繞腰部的通常是一長片白布寬度約 10 公分,可束腹腰部至少兩圈後綁緊。
kayap 針繡男裙上的圖樣分佈為 L 形( 被遮蓋處不鏽 ),裙邊是展開式至少 5x5cm 的數個並列的圖樣組成的組圖,組圖間還有邊界樣式。組圖間的數個圖樣,指的是男子年齡階層是守衛部落的重要群體,而邊界圖樣指的是部落邊界跟領域。圖樣間的變化是指階層裡的分工及任務有其不同,各圖樣間有重複的小圖跟花樣,也代表著階級間緊密分工跟互相支援的意思。雖然這樣的說法因爲過去未有紀錄,但這樣詮釋及解讀是與部落社會制度相關,有其脈絡。
kayap 針繡男裙在祭儀時的穿著,各部落不同,如有無搭配片褲等;或因階級身份差別,各階級也會有服裝上的差異,端看部落內部規定,各部落不同,沒有統一模式,但 kayap 針繡男裙皆是各部落男性必備的單品。針繡技術未進入部落前,早期男子日常生活僅著沒有針繡圖樣的黑裙。
相比 talip 針繡女裙,kayap 針繡男裙的圖樣比較像是線條排列組成、圖樣較大, talip 女裙則為填滿的花紋,像是排列在枝幹,細看有明顯的差異。
talip 女裙
方形的 talip 女裙以黑色布片在中間,穿著的長度到膝蓋,talip 女裙的兩側/單側( 通常爲露出那側 )是日本花布。
綁上腰的橫幅布片較長,或以拼 2-3 片不同色的布來作為裝飾。在過去常服時代,沒有日本花布時,就是黑色一片的布,沒有任何針繡。針繡的影響是不同國家進入部落後帶來的技術,最一開始只有拼布,拼上日本花布在 talip 女裙兩側除了好看也多了層次。層次是指展現片布的層次( 可看出兩片裙或一片裙 )。原常服來說不講究層次,開始有人使用日本花布於儀式穿著時,是為了顯得比較特別、高貴。當日本花布較易於取得後,大家就會都加上日本花布,變成了當時候的流行美感而延伸現在。
talip 女裙上不同布料的拼接有顏色上的流行,在布料取得或購入便利後,50-60 年代在東海岸流行的是螢光橘色的腰帶,現在祭儀上比較多是螢光桃紅色, 也影響到 talip 女裙上的針繡配色。時代流行色彩是看使用者多少、部落有沒 有規定色彩,及階級或家族統一色等因素所產生的現象,依各部落狀況而有不同, 唯一沒有改變的就是黑色布片及日本花布的拼布形式。
在最早時期的常服中,talip 女裙兩片裙在正面交錯,方便在生活或工作中蹲下及跨步,及易於掀開片裙上廁所( 馬蘭黑白老照片 )。
talip 女裙的繡花有研究一說是家中族譜的意思( 見針路 ),繡線色計 5-7 色左右, 圖案多小花、星狀遍佈在軸線兩側,整幅圖樣真像是族譜( 也像是樹木的枝幹 ), 但這些花樣及符號並沒有固定名稱、單一使用的規定。
以圖樣來說,有太陽、星星、宇宙、部落常見花種或植物等,而圖樣的繡法並不是太難,所以好看的圖樣被使用,也會影響更多人去使用它,所以也不見得跟族譜的概念有關,以工藝製作者的喜好為主。
talip 女裙上的圖樣以線分佈的概念至今仍是維持著,但也從手繡改為電繡為主,圖樣就略趨統一少了一些獨特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