苧麻的現在與未來

文/ Tipus

攝影/ Badagaw、Imay、Kacaw

苧麻布面料輕盈,吸水性強,夏天透氣涼爽,纖維長韌性及拉力佳。

顏水龍老師在《臺灣工藝》說到:「苧麻為麻紗布的重要原料,不問平地或山地,都有栽培,其歷史甚久。山地同胞對苧麻的栽培、取絲、漂白、染色及紡織技術即為擅長。」

《纖維實踐》也紀錄:「傳統原住民的衣物則因為撚線與使用地機打緯密實,則先顯得堅固厚實。除了拿來編織衣物之外,也是作為上山打獵的網袋,或下海捕魚的漁網材質。」

《部落農耕生活工藝誌》寫到:「傳統阿美族女性每一個都要學會織布,不過織布技藝相較於太魯閣族所賦予女性嚴格的 gaya 相比,對阿美族來說,比較像是一種生活所需,講究的是實用性,不若太魯閣族對女性織布,賦予了許多的家族傳承及文化意涵。」

苧麻布為夏天布料,崁頂布農族的狩獵家庭跟工藝家庭會將獸皮及苧麻布互相交換;太魯閣族也有狩獵,可使用獸皮可以保暖,Hobi 老師說另一方面冬天的苧麻捻線的粗度也會捻得較粗織成較厚的布疋,更早以前是半穴居,也不會非常冷。

 苧麻的收藏及體驗

從臺灣當地原住民的使用苧麻,及日本、漢人帶來該國的苧麻,不同時期也曾在臺灣扶植苧麻產業輸出到日本,但最終還是不敵棉、棉麻和亞麻等紡織加工業、化學纖維工業的取代。而近期臺灣原住民部落開始復振織布工藝後,也開始重視苧麻材料的工藝文化,各族群部落間有更多的交流在臺灣各地並行,從苧麻材料、工藝工具到織布技術皆逐漸累積及回溯了不同族群的苧麻生活文化,讓我們有機會還能再瞭解學習。日治時期的同化政策曾經禁止原住民族織布,但當時日本收集臺灣原住民工藝品的數量也很可觀,織品是其中一大宗。

在12月的冬天,太魯閣族的蔡奶奶在冬天暖陽中採苧麻,田邊剝皮取絲,奶奶說他很少在織布但是都有會有各單位展覽的需求,向他購買生苧麻纖維展示。

蔡奶奶把苧麻抽絲整理成束 

奶奶的工具推車,上頭是今天抽好絲的生苧麻。

奶奶從家裡把前幾天較乾的生苧麻拿出來,示範太魯閣族的捻線。

奶奶整理好的一大把苧麻裡有10束小苧麻,長度約2公尺

Ibu 老師也說,向他買生苧麻或者捻好苧麻線的都是學校教學用,可能是鄉土課程,也有教育意義的藝文活動。苧麻工藝的繁複工作需要的就是時間跟勞力,一年三到四次的採收,每天採多少就要當天抽絲完成,才能積上足夠織布的苧麻線。現在以教學體驗為主,搭配遊程,做苧麻田間的教育體驗,希望可以讓更多人認識苧麻工藝。

女仕女事的 Ahi Komod 說田裡有花蓮光復品系、卓溪品系、苗栗泰安品系、奇美品系四種品系的苧麻,也都定期做田間管理,但因為不同苧麻品系混種之後,苧麻的高度長得不夠高,採收苧麻的時間抽絲跟捻線的人力有限,目前會招募小幫手的方式進行,希望能培養穩定的苧麻工藝師,目前苧麻線才還不夠,得繼續積麻未來希望可以織成苧麻布,設計苧麻家飾品,或販售苧麻織布。

這是在溪口種植的光復品系苧麻纖維

是現成的工廠線,有經過植物染,照片上最右邊是苧麻,其餘兩把是亞麻。 

「女仕女事」累積了花東不同部落的苧麻學習經驗,樂於與大家分享。

港口部落莎娃綠岸工作室以苧麻工藝產品的文化導覽為主,體驗活動要搭配時間跟季節,人手不足的時候會將苧麻採集到工作室,進行抽絲跟捻線的部分工藝手作跟在地農事體驗為主。

《纖維實踐》有提到日本與韓國的經驗:「日本沖繩向來就以其苧麻織作而成的宮古上布、八重山上布聞名,以苧麻析成如繡線般的麻絲,在紡積成紗線,經過染色在織作成和服布料,以提供琉球王室身上穿的衣物,在本島新潟縣亦有越後上布(又ㄌ稱紺上布),用來製作夏季禮服」;「韓國則是欣賞其苧麻白淨的特質,而通常未經染色織成織品或衣物,忠清南道舒川郡韓山面生產的苧麻叫做韓山苧。」。

機會與未來

亞洲國家使用苧麻工藝其實也越來越少,各國也將苧麻列為文化資產來保存。在各部落開始復興苧麻種植面積的機會下,臺灣如何將工藝文化、產業分工來提高生產,帶動日常苧麻生活用品進入家中的機會,精緻苧麻工藝品質,也是臺灣工藝政策及各部落工藝師期待的未來。

人名

蔡玉梅,可樂部落太魯閣族人

Ibu 胡郁如,崁頂部落布農族人

Ahi Komod ,溪口部落阿美族人

Tipus Hafay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