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心

文・手繪圖 / Tipus Hafay

老照片及訪談經驗,花蓮區阿美族比較常見背心都是織布材質。早期織麻布,是女性的工作。

《馬太安阿美族的物質文化》提到:

樹皮布做的衣服,種類與普通的麻布衣服相同,一棵直徑10cm的樹幹剝下的樹皮寬約30cm以上,即可作無袖長衣的材料。」(p.103)

原住民族的傳統服裝,是由當地婦女以原始的織布機所織造出來的長方形布料縫製而成。是一種沒有經過裁剪,直接以布片縫合成無領、無袖、無剪裁曲線的『方形衣』,學者稱之為「方衣系統」(江韶瑩,1987:97)。其作法是以兩塊布片縫合後中心,腋下保留20公分左右不合縫當作袖口,前襟以繩帶打結固定。臺灣原住民的服裝形式屬於方衣系統的構成狀態,在服裝素材取得不易的形況下,不浪費任何可用的資源,直接取用素材,不做太多的裁剪,兩片布料縫製後中心及腋下,及成為最簡單的上衣,因此可知方衣形制是不浪費材質最理想的構成方式,所以阿美族樹皮衣的形態,也屬於方衣制。」(阿美族樹皮布文化研究,鄭惠美,2014)

原始型工作服 ‘atelac (Tipus 修正拼音) 」,對襟、無領、無扣、無袖...,全體以二幅麻布製成,不加剪裁,以麻線縫合背部與腋下兩側,麻布衣服所織成的紋樣係人字形紋,較之經緯平織方法更為美觀而耐用,在衣之下百織有橫紋六道為邊飾,同時不亦使織成之布散開,這類的衣服可當便衣穿,或上山做粗重工作時穿,很少洗濯,故年久污垢嵌塞衣文中而使衣服顏色呈黑褐色。」--《馬太安阿美族的物質文化》p.106

《大港口的阿美族》也提到:

長外衣為對襟,無袖亦無領,衣長約90cm,寬約45cm,普通長為寬的壹倍,日常穿著者不加裝飾,作為禮服穿者加以花綉。」p.232

以前的工作服就是 kolah 背心!」,從 Piyaw 阿嬤提到傳家寶 kolah 是由阿嬤的媽媽以苧麻織布做給女婿的,目的是期許他能夠勤勞。

而 Makotaay 港口部落祭儀第一天,Mi’awaway 階級象徵從山上背著背簍帶回作物回部落時,身上所著的也是 kolah,指這個階級在山上守衛並帶回豐收的食材。所以 kolah 即是男性常見的常服。

工作用的背心穿上通常長度到「膝蓋」,整件寬幅約80-100公分,由兩片織布所拼接而成。於背心背後兩片布手縫合一,正面開敞不縫,留腋下得穿手臂的位置亦不縫約30公分。跨過腋下,將兩片布一樣手縫合一到下擺。

Fata’an 馬太鞍部落的 Kolas 在 Sikawasay 的儀式工作中會穿著背心,而在 Ilisin 年祭時為青年身份則不著上衣。

背心的織布在過去是苧麻材質,織布紋路常見山形紋或平織紋,靠近下擺處10-20公分會改以夾織以穩固強化織布背心,織布下襬流蘇形式就看個人表現,通常常服不會做流蘇,祭儀使用會有美觀跟擺動的需求,就會將線編為流蘇。織布背心為常服經典,通常為工作穿著,每天工作都會使用,據說不會特別洗滌,所以古照片上面會看得見使用的污漬跟痕跡。

外出工作或上山打獵時也穿著一種以兩片長方形麻織土布縫合而成的『方衣型』上衣,他們稱之為 kirusu 或 rato。...此種服裝通常以薯榔染成褐色,不加染色時則呈白色。一般都是染成褐色者較多,不但較耐髒,且是一種在山中與樹幹顏色相同的保護色。」(花蓮南勢阿美族服飾研究,1997,p.59)

另也有一種說法,使用薯榔染色(生染)可使薯榔味道來遮蔽體味,讓獵物不容易發現。

花蓮區,祭儀穿的背心通常為部落男性耆老顧問的身分(青年不著),會有毛線流蘇形式。會看見白色織布與紅色織布的結合,或有搭配毛線的形式。毛線據說在荷蘭時期以帶入花蓮北部的部落,並象徵社會地位、財富,紅色織布的線材或許也是荷蘭時期帶來的材料。

背心與袖套搭配,則為冬天的常服。

在《蕃族調查報告書》-阿美族馬蘭社章節中也提到:「蕃服的演變可分成好幾個階段。早期上半身是穿 tasilan,其製作方式是將兩塊布合併,縫合至一半(縫合處為背部中心線)再對折,之後將兩側開叉處縫合至腋下只剩手臂可穿過的大小。」,得知,臺東區在與漢族接觸之前亦以背心款為主要上衣。

從《馬太安阿美族的物質文化》得知:

「(男用無袖長上衣)此類衣服其寬度因織機的寬度而有一定,衣之長短尚可稍微隨意伸縮,衣服因人身裁高矮不定...。禮服係麻布加夾織絨線固衣厚而堅固,在冬日且有保暖之功用,故冬季各項儀式宴會中為男子必備盛裝。」(p.108)


台東區未見在祭儀穿著背心,但在都蘭部落的沈太木阿公的樹皮作品中也有看到背心的形制。《馬太安阿美族的物質文化》針對樹皮記錄到:

樹皮布的製作過程是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例如入深山砍剝樹皮多係青年男子的工作,樹皮剝下後,捆一捲送至家中。

LosidTipus Hafay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