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24 archetype — invitation

/ ss24 archetype /

幾個月前,在大英博物館的館藏看到熟悉的,一模一樣的,上下蓋螺旋藤編小葫蘆,點開來,是台灣原住民的物件,老物件當年流動到國外的博物館,就這樣與世隔絕,凝結起來,世界的另一邊,族群還在繼續,但是在某個地點和時間點,又會突然連動起來。

圓滾滾的陶壺與藤籃,網袋的環編抽繩,kopid 的上下蓋形制,在航海路線上,或是幾千年的遷徙中,在時空之間流轉然後長存。

希望我們也可以成為文化長河裡的一粒小沙,也希望自己手裡,現在做出來的物件,也有存在很久的功能和意義。

/ kamaro’an ss24 archetype event /

24th (fri) & 25th (sat) may 2024
1pm to 6pm

26th (sun) may 2024
3pm to 6pm

kamaro’an house
106 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 11 巷 2 號 1 樓

*by invitation card only (歡迎攜伴)

今年的草編新作,有特別版本,福木染與薯榔染的背帶和內袋。

再多一些手工,再多一些就地取材,花蓮山上和路邊採的,福木染出來的,亮澄澄的黃色,是第十年踏實又開心的顏色,也是給自己的跟土地有更深連結的期許。

三天的新品活動, kamaro’an house 的院子會打開,落地窗前,有盛開的, @yuty_deco @hwuluduen 佈置的百株各個新育種的文心蘭,活動結束後,植株們會收回園子裡,隔年繼續盛開!


kamaro’an invitation archives —— ss24 notes

四月的時候,收到貴重的的禮物,是來自紙魚雜食 @tetsuomi_cafe 的,陳奇祿老師的工作紙卡,紙卡上寫著「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上面貼著織布與傳統服飾的銀鹽相片,圖紋和縫繡的細節在陽光下閃閃發亮著。

紙魚說,在一個人生的轉折點,他每天在大稻埕閒晃,晃著晃著開始對民俗看出意思來,於是展開了收藏的冒險旅途。他說,《民俗臺灣》像是填補了台灣一部份的歷史。而西川滿在限定版次的刊物中大展身手,寺廟的門神版畫現成物,也成為裝幀的一部份。

每個時代,每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凝視小島風土的瞬間,就這樣在紙本裡流傳下來,後來的人們小心翼翼的觸碰著那個時刻留下來的隻字片語,滿心喜悅。



ss24 的邀請卡,是 kacaw 和 imay 的染製的福木色票工作紙卡,在福木染的實驗過程裡,我們會先染出四個理想的顏色,作為色票與比對基準,接著重複染製確認流程與配方可以重現。

翻著色票,好像也碰觸到花蓮這個時刻的風土,以及這個時代凝視文化的隻字片語了。

限定版次 480 份,希望此刻的小島色澤,可以一直流傳。

手工染製的邀請卡,有限量版次,是 kacaw 和 imay 染出來明亮輕快的色票本,像是夏天太陽,也像芒種來臨前的文心蘭。

三天的新品活動, kamaro’an house 的院子會打開,落地窗前,有盛開的, @yuty_deco葫蘆墩蘭園 佈置的百株各個新育種的文心蘭,活動結束後,植株們會收回園子裡,隔年繼續盛開!

我們會在五月底春夏新品上市時,舉辦邀請制的新品 event ,邀大家一起來玩~

ss24 春夏的福木染邀請卡已經在 5/10 全數寄出囉,這幾天應該會陸續收到,記得留意信箱,下週見啦 🌞🌾

這幾年,我們在東部土地上緩慢而徹底走訪,記錄了數十件文物,並觀察其中的原型。

在家具的流派中,archetype 原形是指流傳了千百年,在眾人的使用中共同凝結出來的器物形狀。 

我們發現,葫蘆作為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水瓶與種子儲存器——橢圓形的底部、雙層肚皮和編織提把——葫蘆圓滾滾的形狀也影響了陶器和籐編器外型。

千錘百鍊的形狀,有其深植於文化的美學,也承載著土地上百年來的生活面貌。

在 archetype 系列中,我們與台灣擁有三代歷史的製帽廠老師傅一起製作,延續籐編的螺旋織法,以旋轉成型的方式車縫成為一個個扎實 archetype 物件。

以大麻與日本紙混織而成草木纖維織帶,質地細緻而堅韌。草木纖維織帶表面有特殊樹脂塗層,具輕微的防撥水作用。若沾到水,請以乾布擦乾即;如碰到髒污,可以濕布沾中性洗潔劑輕輕搓洗,洗淨後陰乾即可。

如果收納時擠壓到形狀,以熨斗或掛燙機順著外型線條熨燙,包包可以恢復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