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筆記 / 籐編技法視為一種族群特徵

文 · 攝影 / Badagaw

春節返鄉,家族提議這次在「舊瑪家」團聚,舊瑪家的名稱源由是2009年因八八風災重創屏東三個村落,瑪家村、好茶村以及大社村,即使瑪家村為三個村里受災較輕的村落,但政府為部落族人的安全考量下,選地重建安置居民,並以排灣族語「 Rinari(禮納里)」命名,意思是「我們一起走,大家一起往那兒去的地方。」,禮納里與舊瑪家的距離以車程來說需要半個鐘頭,但是如果從平地至舊瑪家的話就要花一個鐘頭的車程。過去因為距離的關係,逢放假期間才會到舊瑪家與奶奶相處。

籐編技法視為一種族群特徵

舊瑪家的樣貌沒有改變太多,而對面的山,過去幾十年來一直都是土石裸露的,不過,山的崖邊處漸漸地有樹林的出現。因為過了很多年沒有進到家裡了,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我便想找看看還有沒有老舊的籐編、竹編和月桃編等植物纖維的編織物品,結果沒有想像中的多,但我發現了一樣利用打包帶編織製作的置物籃,大小大概是40x50公分這麼大,裡面放著舊衣物,表面的打包帶沒有脆化,仍保持著該有彈性且沒有動物或蟲咬破損的痕跡。聽聞我姑姑說很多類似像這樣的編籃,是我奶奶所編的,而編這些的用意大多是來放置衣物。讓我想到去年在前往紐西蘭文化交流前,我教導我們的團員編斜紋編,奶奶在一旁看著我教學,後來她也親自教我排灣族的編法。因為跟奶奶的相處時間很少,鮮少看見她在編織的畫面,不管是從我的姑姑口中所說的,還是在家中看見編織的物件,我才明白原來我的奶奶有一雙會編織的巧手。

細看置物籃的編織方式以及邊緣的收編,過去所搜集的資料立刻出現在腦海中,頓時想起陳奇祿《臺灣土著文化研究》一書中所分析的排灣族籐編技法,透過書籍讓我更快速的分辨這置物籃就是排灣族的籐編方法之一,我們經常因為一個特徵來認識一個族群,從籐編技法中去分辨一個族群的工藝,雖然在這些籐編工藝品中會看見相同編法的物品,但我在2019年中學習了許多港口部落阿美族籐編,透過實地學習以及與閱讀有關原住民籐編的書籍後,漸漸地培養自己可以從編織的特色而辨別出族別。

在原住民的生活中籐籃就像放珍珠的寶盒

籐編的工藝品中,「籐籃一直是原住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編織器物,因為它的運用廣泛,可以儲藏衣物、保存貴重物品,亦可用以盛裝檳榔、樹豆或小米、芋頭等農作物,主要作為收納工具,早期排灣男子皆會依各種不同的收納用途,製作大小、功能合適的編籃。」-引用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左圖為排灣族,右圖為阿美族,兩個編籃同樣以四分斜紋為底編,四邊的邊緣利用籐芯以剩篾倒插法。

到了現代,在家中或是其他族人的家中,也會看見很多利用不同顏色的打包帶所製作的籐籃,有的會附提把以便攜帶,而我發現大多利用編織的收納工具裡裝著的是傳統服飾或是珍貴族服飾品等,無論是利用籐籃或是月桃所編的置物籃,對老一輩的人而言,似乎利用這些植物纖維所製作而成的籃子裡面放的物品才是最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