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染薯榔實驗

文/ Tipus & Badagaw
實驗執行/ Badagaw

傳統上薯榔的應用及特質

傳統染材取材的關鍵:「成色好看,染材易取得。」。Kuletu 薯榔野生長在山上,是使用「塊莖」來做為染材,長得像更粗獷的芋頭或地瓜。薯榔有單寧酸及膠質,以生染方式可以保留這兩種元素並加強漁網纖維。

「老人家説,以前的植物染無法染出現在那種鮮紅。黑色是「薯榔加鐵屑(鐵鍋底刮下來的)』,再埋在土裏的過程,染出來的。老人家説染過的苧麻線比較耐久,織成布或漁網不會很快爛。」Kiwit 奇美部落吳明季老師說。

 

「獵衣須先經過染色,方能增加打獵時的保護色,不易被獵物察覺。」《花蓮太巴塱部落的工藝社造以阿美族染料植物的使用為例》(p.67)

 

「過去薯榔除了用來染衣服及紗線外,也大量地用來染棉麻製的魚網,這主要是因為薯榔富含單寧酸及膠質,染色之後能加強纖維韌性,並防止海水腐蝕漁網纖維之故。」《大地之華》(p.91)

「南勢阿美族人較常用的染材有薯榔、檳榔仁、毛柿子、桑樹等植物,薯榔的染色方法:將薯榔塊莖洗淨、切片後,放入臼中加水搗碎,將要染的布放入一起攪拌,以杵加以舂打,即可得阿美族人稱為紅色的咖啡色布料。若要顏色加深,則灑入鹽巴、加水,與染料、布一起倒入鍋中加熱,水煮一段時間之後,即可取出;如果要染成黑色,則將染著、煮過的布料,埋入爛泥中1-3天,取出後洗淨即可。」《花蓮南勢阿美族服飾研究》(p.95)

經由訪談及以上資料發現,早期南勢阿美族人除了「生染」也有「煮染」的技術,另外,除了南勢阿美及Kiwit 奇美部落,放入泥巴的方式,即與「媒染」中的「泥染」相同。


「是泥中的鐵鹽與單寧酸產生媒染變化,從而將被染物染成漆黑色。」《大地之華》(p.92)

在「光織屋」的植物染課程裡,我們學習到薯榔「生染」、「煮染」及「媒染」的經驗。回到工作室之後,也針對「薯榔」嘗試再做不一樣的實驗,以增加「冷染/浸染」、「日曬」及不同「被染物」再實驗。累積對染材「薯榔」特性並累積「薯榔染色布樣」的色票經驗。

薯榔草木染實驗

薯榔原色是赭紅色或紅褐色。萃取「薯榔原液」以「煮染」(將布樣放入原液加熱)、「冷染/浸染」(將布樣浸泡再冷卻的原液內)方式進行,而在這次實驗中,也進而發現「冷染/浸染」方式,也與「煮染」的成果相近。

薯榔原液、過媒染劑石灰、醋酸鐵的第一次實驗樣布

想使薯榔有更多不同的色調,媒染劑的部分以「石灰」會使顏色變得較白亮、「醋酸鐵」會讓顏色變灰黑。「石灰」的感覺會比較輕盈、「醋酸鐵」顏色會比較沈穩,正好是兩段不同色階。此次實驗薯榔與媒染劑的結合,媒染劑的濃度比例高並不會有明顯的變化,而是在「複染」與「過媒染」的重複浸泡次數增加,布樣顏色會變深。

左:處理薯榔刨絲;右:過媒染劑分鍋煮染

這次 AW22 的展覽單品裁片,即是以「薯榔原液」、「石灰薯榔」及「醋酸鐵薯榔」三種染液以「媒染」加上「煮染」複染後的效果,增加了單品裁片的顏色層次,另外也設計在「女用片裙」上各以三種染液,穿上單品後的層疊感就更加明顯了。

另外,我們又發現,薯榔有一特別的特質,經過日曬後布樣顏色會變深,經過「冷染/浸染」後的茶巾苧麻布著色程度跟日曬程度也很不錯。

我們以「石灰薯榔」作為色底,實驗「小三角包杏色」複染及過媒染劑及日照的次數的增加,第一階段的三角包,是春夏的顏色,但在第二階段的複染後,讓三角包的顏色變深也出現了一些自然的紋路,看起來更為古樸,變成是秋冬的顏色了。

第一次石灰媒染顏色輕盈

第二次複染加上重複日曬顏色則較為沈穩

「複染、過媒染、日曬」是薯榔顏色變化的三種特質,而日曬的變化又更加富有趣味,不確定日曬能變成多深,但日光與薯榔草木染的自然變化就更加神秘且迷人。

浸染薯榔原液三天並日曬三天的布樣,呈現明顯的薯榔褐色。

「複染次數」及「過媒染次數」會有明顯的差異

將「媒染劑比例相同」以「日曬、煮染、冷染/浸染」做實驗。結果發現日曬較有明顯的顏色差異,煮染以及浸泡差異不大。

茶巾實驗,以苧麻布的不同粗細測試著色程度及日曬效果,發現日曬後顏色會較深。

由左而右:苧麻布-粗 苧麻布-中 苧麻布-細

這次是工作室在第一次進行薯榔草木染的實驗,在天候、日曬、染汁及時間、次數、布樣多樣及媒染劑等等的各種變因中完成階段任務,是意外地自然變化成為驚喜,每次染布實驗都會期待不一樣成果,累積起來的經驗也更顯格外珍貴。

Tipus Hafay草木染